怎么样看待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思想(3)
来源:注册送100体育平台app 发布时间:2024-06-18 16:26:08
大学生村官有“跳板”思想,而“跳板”思想是要不得的。言外之意,大学生村官应该一心一意地待在农村、老老实实地当好村官,而不要三心二意、想入非非,老是想着通过农村和村官这个“跳板”跳到农村以外、农业以外的地方和岗位。
什么是跳板?所谓跳板,用以过渡之板也。譬如搭在轮船边沿与岸边之间的跳板,可以供乘客安全上下轮船;小河沟上架起一块跳板,可供人们在两岸间轻松往返……这么说吧,跳板,就是用来让人们从一个环境走向另一个环境的过渡之板,更是人们从一种境遇迈向另一个更好的境遇之板。可见跳板对人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就跳板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来说,我们对跳板不该有任何挑剔和责难的理由。
跳板是没问题了,难道赋予跳板形象和功能的“跳板思想”会有问题吗?同样没有道理。就说大学生村官吧,他们想把村官当做跳板跳出农村、跳出村官岗位的“三界之外”,到更加开阔、更加向往、更加心仪的地方去工作、去生活,有什么不妥吗?要让我说,还真没什么不妥。
为什么指责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思想”呢?无非是说他们不安于现职,不安于现状,不该这山看着那山高。在批评者看来,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当一个村官就很不错了,怎么还没干多长时间就想着离开,去攀高枝呢?我认为,这种指责至少有两个错误。
其一,观念陈旧。“跳板思想”并非落后思想,而是进步思想。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业绩,才可能有继续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如果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岗位、职位和取得的成绩,就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就有几率会成为井底之蛙、寸光之鼠。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而言,他们大都志向远大、思想活跃、精神振奋,村官这个岗位固然很重要,也很光荣,可以让人大有用武之地。但同时,对他们来说,村官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对他们更具魅力,也更有吸引力,你能让他们视而不见、毫不动心?更何况,他们有知识和年龄的优势作为腾飞的翅膀,日后的前途“鹏程万里”亦未可知,怎么就非得要他们“安心”做一个村官呢?他们想从村官这个“跳板”上“跳”出去,广开眼界、多学知识、多练本领,多积累经验,有什么不好呢?我不是说村官这个“官”太小,要让他们去当更大的官。咱抛开职位、地位的成分不谈,让他们通过你自己的能力从事和管理更大的地域、更多的事务,不是更符合“人尽其才”的原则吗?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其二,不够厚道。指责“跳板思想”的人,似多为大学生村官的上司,即大学生村官的领导。作为领导者,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进步,对他们存在的缺点不足进行批评教育是职责所在,这无可厚非。只是具体到“跳板思想”上,这批评似有欠公允,也有失厚道。帮助青年人成长、成才,选拔青年干部到重要岗位,是我们党始终一贯的主张,也是当下各级党的组织和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怎么到了你这里就一定要把大学生村官限制在村官的位置上,不许他们“跳”到更需要、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呢?是因为他们是外来的大学生,故意为难他们,给他们找个“眼罩”戴呢,还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通过批评“跳板思想”进而实现人才的“单位所有制”?
下乡后最先接受的教育,也可以说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扎根”教育——扎根农村、扎根边疆、扎根“北大荒”。当时的说法是:只有扎根,才可能与当地农民,不,确切地说应该是贫下中农融为一体,才可能真正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这些知青在集中返城之前的那些年月,“革命”还是“不革命”基本上就被定位在是“扎根”还是“不扎根”上了。谁要是想爸爸和妈妈了、想上大学了、想回家过年了,就一概被视为不想扎根、想跳出农村的具体表现。就因为这个倒霉的“跳板”思想,有的被挡在了党的大门之外,有的被延迟了入党时间,有的临走时还被在档案里写下了一笔“扎根思想不牢”的鉴定。
不错,据我所知,许多知青真的没有“扎根”的思想,有些甚至“扎根”的想法一天也不曾有过。可这并没影响他们好好劳动、勤奋工作,恰恰相反,好多知青都是爱岗敬业的好青年,只要在岗一日,就会努力工作一天。他们的表现,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和好评。回想起来,一个人的工作好坏、现实表现优劣,与“跳板”思想没多少必然的联系,而且,当年比较早地离开农村的知青,恰恰多是现实表现比较好的。
说大学生村官有“跳板”思想,无非是怪他们缺少在农村扎根或在村官岗位上扎根的思想。这种责怪是不现实的。请问,党和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大学生,就为了让他们当一辈子村官吗?显然不是。还指望着他们从小树长成栋梁,在各个岗位上接过前辈的班呢,哪能就把他们死死地拴在村官的岗位上!
再说了,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直线上升的,人的成长进步也是一样。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人的进步就是在从一个“跳板”到另一个“跳板”,再到更高的“跳板”的不断递进中前进的。看过农村粮食入囤的场景吧?几丈高的粮囤是怎么装满粮食的?靠的是跳板。打好囤底之后,先搭上第一级跳板,人们扛着装满粮食的麻袋走上跳板顶端,将粮食倒入粮囤。进囤的粮食渐多,一级跳板不够高了,便搭上第二级跳板、第三级跳板……这样才可以将粮囤装满。可见,那跳板是多么重要!
我理解,要大学生村官摒弃“跳板”思想的本意,无非是想让他们安下心来,在村官的岗位上更好地锻炼、提升个人,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可问题也就跟着来了:你要让他们锻炼、提高、成长、进步,就得给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多提供些实践岗位,多变换些工作环境,使他们可以更全面地发展才行。换句话说,就是要多预备几块“跳板”,供他们去“跳”。就像扛粮食入囤那样,从一级跳板开始,二级、三级……这其中,村官只是最基础的一级。你连第一级都不让他跳,他如何能到达第二级、第三级乃至更高呢?
所以说,大学生村官有“跳板”思想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该因此把大学生村官看小、看坏。我倒觉得,这“跳板”思想所指,不论是对大学生村官的批评也好,指责也罢,即或是一般的要求和约束,都过于苛刻。不但不利于他们安心、自然、顺利地成长,反而会给他们的成长进步增加干扰,就像当年老强调下乡知青一定要“扎根”一样——副作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