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的港口:青岛、洋山、舟山----带动未来贸易
来源:注册送100体育平台app 发布时间:2024-08-01 01:54:20产品介绍
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位于洋山深水港区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2014年12月正式动工,历经三年的建设,2017年12月开港试生产。
上海,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港集团承接历史,承载使命,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深入推动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通江达海,从东方大港向世界强港华丽升级。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工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山深水港2005年开港运营,助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连续稳居世界第一。
上港集团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致力于成为全世界港口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引领者,持续推进智慧、绿色、科技、效率港口建设。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装备制造、新技术应用、集成创新以及运营模式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
技术革新推动商业形态变革生产技术和社会分工对港口运营产生深远影响。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造就了大量工厂,港口贸易量迅速扩大,商人和船主分化为贸易商和船公司,并开始产生类似东印度码头公司的专业港口运营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纽约伊丽莎白码头推出建有桥吊的新式码头,为集装箱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港口逐渐由历史上的贸易场所演变为物流枢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港口与腹地、腹地与腹地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港口开始回到核心价值主张上来i促进贸易。
现代港口形成于二十世纪,技术革新、管制放松、物流整合等变化给码头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一些港口为了改善效率、减少财政负担,陆续将码头的经营委托给专业的“港口运营商”经营,港口运营商开始扩张并由此崛起。
经济上涨的速度放缓成为新常态,码头同质化竞争问题越来越突出,港口运营商纷纷将注意力投向价值创新。过去单纯依靠码头节点优势,通过装卸服务获得效益增长的模式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新常态下,全球主要港口已开始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方向,构建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和竞争优势。
转型升级方向包括:一是从智能化运营出发,如新加坡港口的2030战略提出高效、智能、安全和绿色四大发展趋势,以智能化的操作、运营来体现智慧港口;二是从腹地智慧物流运输出发,如鹿特丹港继续加强腹地运输网络优势,构建互联的信息平台PortbaseSystem,整合相关港口服务,为物流各参与方提供“物流及相关应用的一站式超市””;三是从智慧港口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方面出发,如汉堡港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港口针对当地重要水系易北河制定了潮汐能利用和疏浚方案,在港口周围建设节能、安全的智慧道路,并积极展开减排、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
全球GDP增长放缓、贸易低迷根据世界银行全球GDP和集装箱吞吐量统计数据,2007-2015年全球集装箱货运量与GDP的增长乘数从4逐渐降低到2。另外根据Alphaliner对全球400个港口的统计,201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仅为1.1%,GDP乘数小于1,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
大型终端货主和 3PL也在积极地优化供应链网络,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例如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江、沿海城市积极整合多式联运网络;全球性的3L提出横跨大陆的多式联运运输方案,提供更超高的性价比的物流服务等。当物流服务商均试图提供门到门的客户服务时,港口因为存在信息、服务和效率等瓶颈,对此已构成阻碍,对于变革中的港口,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较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经济和贸易的高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显得很缓慢。船公司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包括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现金流不稳定等。2015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下降了30%左右。船公司联盟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并且确实让船公司尝到了好处,未来还将继续。目前主要班轮联盟的运力占全球总运力的 80%以上,他们对亚洲与欧洲、北美间的班轮市场占有率超过900%。
船公司联盟对港口作业提出更复杂的要求,大规模集疏运、跨港调拨衔接等业务常态化。船公司联盟增强了自身议价能力,而港口运营商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一方面港口与港口之间的竞争将因为联盟船队的集中选择而变得更激烈,另一方面船公司更集中的作业量也代表着更强的议价能力,港口则必须配合船公司的硬件升级和效率提升要求。
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16年1月,全球集装箱船运力规模达1973.5万TEU,12万TEU及以上型船达345.7万TEU,同比增长283%。
船舶大型化趋势将显著影响港口码头的利润率。一方面,船舶大型化迫使港口必须升级泊位、装卸设备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实现与大型船舶相匹配的装卸效率,减少船舶在港时间。港口不得不增加投资,安装更大、更自动化的起重设备,同时部署更先进的IT系统;另-方面,港口作业高峰期和低谷期的不均衡性是港口运营的痛点之一,船舶大型化导致挂靠港减少、装卸量大幅变化,加剧了作业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落差,港口运营商满要让码头更加智能以整合各种资源,确保效率和效益。
港口在仓储、转运、装卸等方面的运营能力均已达到较高水准,港口服务越来越同质化。邻近港口的腹地重叠、货类趋同,差异化竞争优势未能凸显。以腹地物流效率为例,大部分港口发展依赖于脑地,腹地范围、经济规模、发展活力直接影响港口的兴旺,但目前多数港口还缺乏与腹地产业的紧密协作,缺少顶层的运输网络规划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
海运物流价值链对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度、物流流向的透明度、贸易便捷性的要求慢慢的升高。目前部分地区政府和领先的港口运营商已在改进港口与城市关系上有所举措,例如澳大利亚提出“超越港口”行动计划,推动港口与腹地的运输网络优化设计,为贸易活动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渠道和更优质的服务。
在海运物流领域,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码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集卡出勤率和重载率分别在 80% 和60%左右,由于衔接不畅、超时等待和无效空驶等造成资源冗余、市场浪费,以人民币测算,约70亿元;若长三角港口在现有基础上再增长15%作业效率,则每年可节省本金10亿元;码头效率的提升将减少船舶在港时间,降低 10%的在港时间即可为船公司节约14.6亿元。
海运物流价值链上的参与者众多而且分散,各方均努力在各自范围内降本增效,但跨领域运营在人才、技术和经验积累方面有较大挑战,任何一方难以依靠一己之力提升整体物流价值链效率。随着港口运营管理商品化,集疏运效率相对于以前已有了很大提升,物流价值链下一步效率提升的重点在于产业协作。
近年来供应链安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2012年美国国土安全部首次提出“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并总结出影响全球供应链运作的五类风险因素,包括:流行病对边境口岸以及劳动力生产的影响、地震中断内地航线、主要供应链节点遭受攻击、对原材料和专业产品的贸易壁垒、信息网络事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等。对于连接陆运和海运的港口而言,上述五类供应链安全风险均有直接影响,同时港口安全还受到其他物流参与方风险管理上的水准的影响。
港口作为重要的集疏运节点,重大安全事故的波及面大,影响深远。港口安全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事情,必然的联系到当地城市运营,重大港口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呼吁积极防御供应链风险、增强供应链弹性”,建议标准化通用的风险管理术语、加强价值链上的信息共享、制定更敏捷灵活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上理念,港口同样适用。
数字化技术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变革力量,一方面通过“港口+数字化”实现现有供应链效率升级另一方面借助开放和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变化。据IDC预测到2016年初,全球非科技公司将建立起100余个全新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各种数字化产业平台和ECO正推动着新一轮的突破性创新。Apple、腾讯(微信)、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企业创造了新的平台型的商业模式,利用平台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或研发人员携手把握更宏大的机遇、解决更艰巨的难题。
随着物联网变成全球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将高度互联港口设备、各参与方,从而形成“流动”的数据。借助海量的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港口的智能程度将大大增强,反应更快速、准确。更多的智能终端将用于港口运输中,无人机的。
智慧港口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更多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新思考,结合资源禀赋展开价值创新。智慧港口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智能化的集疏运体系,并促进贸易生态圈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
三、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港口。智慧港口的价值主张包括提升海运物流链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可靠性。
根据埃森哲和上港集团的保守估计,建设智慧港口能为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实际价值,以中国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海运的国际贸易金额约8.1万亿元,,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约18%,其中,运输费用占比超过一半,仓储堆存等费用占约三分之一,管理费用占约八分之一,智慧港口一系列建设举措约能降低物流成本3.6%,每年智慧港口预计能为腹地海运物流创造价值338亿元,通过自下而上地分析智慧港口建设对码头效率、船公司效率、腹地物流效率的影响,其中因自动化智能化码头、港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极大的提升集疏运效率,每年约带来约227亿元的价值增值;
因为智能化信息平台和内陆运输网络的优化每年可降低约22亿元的资金成本并产生约89亿元的贸易融资收益;同时借助自动化流程、能源结构优化管理创新以及信息化水平提升,未来港口的可靠性将大大增强,每年可减少排放硫氧化合物约6万吨、氮氧化合物约万吨。
自动化水平低、资产设备和人员利用率低、信息孤岛、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已阻碍了港口的卓越运营。考虑到未来人工成本上升、生理问题造成的出错率和服务不稳定性、知识传承的依赖性,以及当今社会对安全作业的关注度逐步的提升等问题,实施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领先的港口运营商将通过投资基础设施逐步优化和提升自动化生产力,获得超越竞争的优势,同时也在加强与物流ECO的集成,以取得差异化能力,而技术在这个变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更多地应用到码头生产效率优化和物流ECO集成中去。
码头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港口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管理举措。将码头与堆场之间的运输、堆场内的作业、道口的进出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作,保证码头高效运营的前提下,才能避免对其他物流环节造成瓶颈。港口在实现内部有效过程中需着重关注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一是运营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提高资产设备利用率,降低人工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二是信息集中化可视化,实时追踪车辆、船舶、设备、人的工作情况,分析瓶颈和安全防护,优化资源分配。
狭义的港口自动化是除海侧桥吊主小车和陆侧外集卡装卸采用远程操 控外,其他场内机械运作都是自动化。行业先进的堆场自动化设备包括两端作业的自动化堆垛起重机(ASC-End)、自动化悬臂式轨道吊(C-RMG(side) )两端作业的自动化堆垛起重机(ASC-End)+侧面作业、自动化桥式起重机Bridge Crane)、自动化跨运车(Strad)、自动化轮胎吊(RTG)、自动化引导车( AGV)等。在协调及支持码头机械 设备自动化过程中,为最大化投资效果,码头需集成各类信息系统、整合设备资源,同时通过数据标准化和优化流程,使分散的码头资源形成一个整体,实现自动化地优化决策,例如信息传输自动化、流程自动化、车载自动化等。同时,自动化码头将不断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向着效率高、性价比优的经济型码头方向发展。
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与产业互联网结合,金融将更高效和合理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智慧港口将数字化技术和港口产业高度融合,在一个快速、高效、低成本、高信息化的智慧港口中,金融服务的融入成为贸易便利化、海运物流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借助数字化和开放式创新,新兴的金融技术企业将为过去银行常常忽略的特定区域、特定行业及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工具。
贸易金融与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扩张情况紧密关联,目前贸易增长相较于以往放缓,特定商品的价值下降,并呈现出常态化趋势,这是贸易金融会持续存在的挑战。总体来看贸易金融服务市场并不饱和2014年全球贸易出口总额18.49万亿美元,其中全球出口保理总额 4901亿美元”,信用证使用方面,据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 研究统计”,全球信用证业务仅覆盖11%的贸易量,东亚地区可达到45%左右。对于港航生态圈而言,金融创新的存在多个角度的改进机会:
资金流滞后于信息流:港口涉及贸易支付、运输费结算、关税缴付等众多交易,规模大、频次高、对象多。交易涉及大量单据,难以做到所有的交易无纸化,效率较低。以货代为例,即使与贸易商、拖车等企业间采用电子银行支付,银行的流水记录也不能满足企业财务对账的需求。而贸易双方间的交易的主要方式是商业银行信用汇票,虽然商业银行信息化能支持贸易商借助电汇的方式支付,但是复杂的材料递交、长时间的审核,再加上结售汇,无形中延长了贸易商获得资金的时间,加上单据审核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不得不多次频繁往返于银行网点。
账期长,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以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商为例,物流运输费用占贸易额的79-11%,一般会用账期结算的方式,30-60天账期不等,货代需要垫付大量现金。而因为贸易双方有几率存在的违约风险,导致中间物流服务商的垫资回款也存在风险。其他中小企业如拖车公司、物流公司等同样也会存在现金周转的压力。
货物风险受重视,金融需求场景多: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由于运输时间长,货物交接频繁,货主为保障货物安全存在大量保险需求,过往每年海运保险资金规模就已达到干亿美元。与此同时,港口、驳船公司、船公司等重资产的运营模式,占据了大量的现金流,融资租赁多处可见。
在信息打通、商流、物流交易融合的条件下,未来智慧港口服务可通过贸易、物流交易场景构建线上支付,整合资金流。同时利用数据构建信用体系,资本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风险可控。金融服务场景创新将有大量机会,例如提供个性化的保费、升级融资租赁服务、扩展融资渠道等,共同构成了具有港口优势的金融生态。
。支付:打通资金流,提升交易效率。通过线上、移动支付等方式,统一渠道,简化贸易、物流服务交易流程,资金流配合信息流、商流和物流,四流合一提升贸易效率。
融资: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贸易发展。海运物流价值链协同、物流信息可视化、港口信息化水平升级,为智慧港口的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了基础。通过构建信用评估体系,以信用支撑,智慧港口可提供仓单贷、保兑仓、信用等多种融资产品,降低企业的资本获取成本,提高资金流动效率,促进贸易发展。
。保险:全程可视,降低保费。智慧港口可实现可视化的物流跟踪、线上化的供应链业务处理、大数据支持的信用评估体系,使得货主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更便捷、可靠的货物保险方式,还可以利用大
。融资租赁:释放现金流。港口、航运业的重资产占据了运营商、船公司大量资金,智慧港口的资产数据透明,运行耗损状况可评估,帮助金融机构可以更科学定价金融租赁。类似的,也可以让各参与方释放现金流,有选择的轻资产化。
·资产交易:开放交易,扩展资本来源。金融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来提供资产金额来源,港航业众多资产能够最终靠证券化的方式,扩展智慧港口的资本来源,来构建更灵活